可能是身受其害的關係,我覺得附近很多人也有過敏的問題。鼻子、哮喘、皮膚。有的朋友的孩子不能吃豆類,有的不能吃果仁,有的不能吃奶品。前幾天友人告訴我他兒子有個同學的過敏測試結果:全版都是X,即是對全部測試品都過敏。我對這孩子和他的父母感萬二分同情。以下是朱漢強的first hand story.
*****
「再見醫生!」一樂禮貌地跟醫生道別後,蹦蹦跳的「跳」離診所。一樂大概不知道,跟在兒子身後的我,此時此刻,心裏七上八下。清楚記得這一幕﹕「你兒子的氣管弱,很可能有哮喘。」醫生拿出一個長長的管狀物,示意一樂試凝神吸氣。「由1數到20。」他邊說,我一邊看管上有個隨吸氣起伏的氣孔,代表兒子吸舒張氣管的藥物;當數到20,氣管會舒服些。
3歲不到的一樂,難道日後要把「聞氣」,變成生活的一部分?
一樂媽如是寫﹕「一樂像咳了一個世紀那樣久。這半個月來,他每一晚都會咳醒,而且每次都很吃力的咳上十數分鐘。有時候,咳醒了,便索性樂滋滋的要到廳裏玩,可是也有像今日清晨那樣,哭鬧『唔要咳﹗唔要咳﹗』邊哭邊咳。」
哮喘是一種很常見的疾病。香港哮喘會網頁這樣形容﹕「本港的研究資料顯示,大約有百分之十至十五的兒童,及百分之五至十的成年人曾有哮喘的病徵……香港每年平均有七十至九十人死於哮喘病發,其中有二、三十人是死於精壯之年。」
不是想用「死亡數字」嚇唬大家,但在環保組織上班,明白空氣污染最愛欺負哮喘、心臟病患者。有時,那一口濁氣對活人的折騰,可以遠較「死亡」來得可怕。聽過有心臟病病患,但凡「空氣污染指數」(API) 爬升到100的「危險」水平,便不敢外出「玩命」,只能乖乖呆在家中靜躺。
「人肉」監測器
這些日子,我也學「睇天做人」,留意空氣質素的變化。很擔心有一日,阿仔會變成遠較API還敏銳的「儀器」,只要踏出家門吸一口空氣,便能用咳嗽和氣促的頻率,即時報讀空氣中瀰漫毒氣的分量。
我相信,香港有很多呼吸道系統病人,早已是「人肉版」空氣質素監測器,而且肯定較環保署的「空氣質素指標」(AQO)準確。
這樣說絕無半點誇張。香港的AQO,像本老掉牙的老黃曆,至今已不合時宜,無法反映香港真實的空氣質量。善於搞公關的政府,最近嘴巴說會採納世界衛生組織的空氣質素指標,卻原來只採用了世衛要求最低的指標,作為障眼法。想告訴大家,這套低門檻的標準,通常只有發展中國家才用;我們不是自詡亞洲的國際城市嗎?怎會那麼不濟?!
空氣污染指標的目的,理應是保障公眾健康,偏偏政府試蒙混過關。最近,請同事搜尋犯上哮喘的小朋友,去控訴政府在修定空氣污染指標上的麻木不仁。沒想到,案例,原來自家就有。
寫這篇稿時,兒子房間不斷傳來陣陣的咳嗽聲。記得一樂離開診所時那一句「再見醫生」。「再見」,總會再見,這兩個字,很磨人。我會努力調理孩子的身子,但我們政府,有撫良心為我們的下一代,認真地調理好香港的空氣質素嗎?
文﹕朱漢強(hkchu@foe.org.hk)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